• <ins id="z1ri7"><acronym id="z1ri7"></acronym></ins>

    <menuitem id="z1ri7"><video id="z1ri7"></video></menuitem>

    1. <menuitem id="z1ri7"><acronym id="z1ri7"></acronym></menuitem>

    2. <ins id="z1ri7"></ins>
      X
      0550-3018061

      政策給力 提升擔保支持能力

      發布日期:2023-11-07 作者:王洋 瀏覽次數:298


      近期,省政府出臺《完善全省政府性融資擔保體系提升支持實體經濟發展能力若干措施》,為更好發揮融資擔保功能作用,支持地方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為全面深入理解省政府政策精神,加快推進各項措施落實,11月7日,省再擔保公司組織召開政策宣講會,邀請省地方金融監管局和省財政廳相關領導對省政府的《若干措施》進行了解讀宣講。市擔保集團組織域內10家政策性融資擔保機構參加了本次線上視頻宣講會議。

      會議就省政府出臺這項政策的過程、起草背景、政策亮點和主要內容以及省財政廳圍繞這項政策的具體部署進行了全面解讀和宣講,并開展了專題研討。這項政策措施主要包括:

      一是堅持支小支農,強化資金保障。通過績效評價、補充資本金、補貼擔保費、代償補償、業務獎補等政策導向,將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工作重心轉移到小微企業、“三農”、科創等融資擔保業務上來,支持擔保機構可持續發展。

      二是完善風險分擔,優化機構布局。建立省、市、縣三級擔保機構和銀行等多方風險分擔模式,增加市級擔保機構代償風險補償機制;推進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優化整合、減量增質。

      三是推動協同發展,深化銀擔合作。充分發揮省級擔保機構的龍頭作用、市級機構的區域帶動作用,促進縣級機構擴大規模、提升風控能力;倡導銀行放寬政府性擔保機構的合作條件,提高代償容忍度、取消保證金、落實銀擔分險、擴大合作規模。

      四是完善配套政策,健全法人治理。要求各級稅務部門、自然資源部門、人民法院在擔保機構申請辦理抵債不動產過戶登記、清繳歷史欠稅、抵債資產價格認定等方面開行綠燈;規范政府性擔保機構管理層級,督促落實“三會一層”分級決策機制,健全議事規則,擔保機構獨立開展項目評審,政府(部門)不得干預機構運營。

      五是發展農業擔保,拓寬科技擔保。推廣農業產業鏈生態擔保模式,推動農擔業務納入縣級優惠政策范疇,健全全省農擔體系,強化落實風險分擔,建立完善風險補償機制;進一步擴大科技擔保業務范圍,加大對科技型企業融資擔保支持力度。

      六是提升科技賦能,定期檢測評價。建設全省政府性融資擔保體系業務信息管理系統,推動對接省綜合金融服務平臺,擴大批量化業務合作,提升服務能力和風控水平;建立監測體系,科學設立評價指標,定期通報各項措施落實情況。

      通過這些優惠政策的落地推行,將極大地助力我省擔保機構良性發展,進一步完善擔保體系建設,著力提升支持實體經濟發展能力,為加快建設現代化美好安徽發揮更大的擔保作用。